加州之行

超過半年沒出門,著實悶得發慌。住北加州的同學阿楨熱忱邀請,南加州的大姊也相約掃父母之墓,於是乎拖著滿是鋼鐵的玉足,試探美國海關的過境關卡,很意外居然暢通無阻,沒發出任何聲響。有朋友謂器材位在腳踝,位子較低,如在膝蓋或臀部,機器反應可能不同;沒去細研,很開心一切進出如常。
參觀萊特(Frank Lloyd Wright)設計的馬林郡市政中心是這行程最大的亮點。萊特於1959年4月去世,時九十二歲,並沒有看到這建築群的完成,但是這享譽全球,同時也是建築師最後且最重要的作品,成為美國國家的歷史地標。從舊金山往北走,經過金門大橋,到馬林郡下交流道,這座奇特又龐大的建築,橫陳在起伏的山谷之間,帶著流線形的未來世界風格,又有著古文明裝飾的趣味,走逛之間,我聯想到紐約的古根漢美術館,很多類同的弧線、曲紋,讓人領受大師的特有風格。這是萊特唯一設計的政府建築,他早年發跡於美國中西部,在芝加哥附近發展出所謂的「草原建築」,建物呈水平發展,與大地十分貼近,後來設計風格開始出現圓弧的流線形。馬林郡市政中心是萊特所謂的「有機建築」(organic architecture),即它與環境有密切的融合關係,照萊特的說法是「整座建築融入被陽光烤紅的山丘裡」,因此建築體雖巨大綿長,卻不會感受到壓迫感。在扁平長形的建築體中,有座圓頂建築,豎立著尖長金字塔,是整座建築唯一的垂直量體,站在金字塔下,可鳥瞰整個長形如太空船般藍色的建築屋頂,讓人以為是站在巨型太空船艦上。幸福的馬林郡居民,其市政中心結合政府單位、法院、圖書館、劇場等機構,可一次滿足所有公共服務需求;更令人羨慕的是,他們擁有建築大師遺留給世人的珍貴遺產。
兩天一夜,阿楨開車在西岸濱海一號公路沿海岸線馳行,沿途路面蜿蜒崎嶇,經過州立公園、海灘、燈塔、小鎮,景色非常優美,氣溫適中,天藍雲白,海水湛藍,海鳥低翔,一路美景壯闊遼麗。司機身兼導覽,介紹各地景觀,務必要我全面體會。
羅斯堡州立歷史公園(Fort Ross)位於北加州索諾瑪縣,是人煙稀少罕為人知的景點,建於1812年,四周以高柵欄圍成寨子,裡面有教堂、樓房、軍營、儲藏室、碉堡及水井,兩個八邊形的碉堡設立在柵欄內的東北與西南兩個角落,另有幾尊做防禦之用的大砲砲口向外。18世紀時,阿拉斯加為俄羅斯在北美洲很重要的貿易前哨,但因漫長冬季的冰雪和枯竭,不能生產足夠的糧食,居民於是南下來到加州。他們發現索諾瑪縣的詹納鎮地勢險要,可攻可守,就此定居下來,以捕獵海獺和海豹盈利維生,並在此設置農場,自己做家具、桶、犁和其他硬件,耕種作物,以供應阿拉斯加所需的食物及毛皮貿易品。約五百位俄羅斯移民在此生活了卅年,直到1842年海洋哺乳動物因過度獵捕而大量減少,莊稼亦沒有收成,才結束在美國的貿易銷售公司,俄羅斯在北美的殖民時代也才正式告終。
阿里納角燈塔(Point Arena Lighthouse)座落於一片陡峭狹窄、突出太平洋的半島岩壁上,下面就是洶湧的大洋,建於1870年,原是磚石塔,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時燈塔及住宅全被摧毀,隔年重建,質材改用鋼筋和混凝土。其高115英尺,是美國西岸最高的燈塔,也是美國第一個鋼筋水泥燈塔,於1908年再次運作。登上燈塔上方,可以看見這邊精采的海岸,可惜我因腳傷不敢造次。燈塔四周景色極為壯麗,處處是紋路分明的大礁石,浪花繞著礁石翻滾,三五成群的海鳥低空飛翔,各處有美麗的野花。